叙利亚, 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。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, 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,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。几千年来, 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、埃及、波斯、希腊、罗马、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, 无数的军人、教士、商人、游牧者、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。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, 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。19世纪,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, 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击。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, 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, 都轮番打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。“一战”后, 一个独立的、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。然而欧洲列强的介入, 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。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, 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, 最终在“二战”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, 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。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, 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。社会、地理、政治和民族的分歧, 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。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, 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, 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。本书的作者马修·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-2013年之间的历史, 探究了造成这个国家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。
作者:乌申斯基(Ушинский, 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),
出版:辽宁人民出版社,2025
作者:斯托里(Storey, John)
出版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2025
作者:夏晓东
出版:文化发展出版社,2025
作者:姚敬
出版: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,2025
作者:莫西内克(Morcinek, Gustaw),
出版:辽宁人民出版社,2025
作者:司庆强
出版:武汉出版社,2025